English

面向二十一世纪大学怎么办

1999-04-14 来源:光明日报 袁韶莹 杨瑰珍 我有话说

两年前,我们在日本访问了筑波大学校长江崎玲於奈教授。这里介绍的是他的几个重要观点。

江崎校长首先谈到了即将到来的21世纪有三个特征:第一,21世纪将进入一个高龄化社会。1950年时,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5%,而对2010年时,将要超过20%。如何使老龄人口的生活更加充实有趣,将成为教育事业的一个最迫切的课题。可以预料,终身教育、休闲教育、公开讲座等教育形式将有很大发展。第二,21世纪将是一个能力主义化社会。现在各国实行的年薪制度、终身雇用制度、一刀切主义、平均主义等等都将要废除。到那时,职工的任用、晋升,都将以他们的知识、能力和业绩为依据,就是说,能力很强的知识分子将成为领袖而握有主导权。第三,21世纪将是一个全球化社会。到那时,人、物、金钱、知识、情报等等,都将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地运动;文字、声音、图像等情报信息形式都将进入跨国界的情报网,形成一个高度情报通信社会。高科技将影响到一切产业的经济活动和每个人的生活。像欧洲共同体那样的国家集团将更多地出现,经济方面的互相依存性,学术、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,都将有更大的发展。这样的社会,将要求教育界培养出具有广阔视野的、远见卓识的、国际性的活跃人才。

江崎先生认为,美国的大学是以培养具有个性的人才为目标,学生在四年本科教育中主要是学习“自我发现”的本领,本科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院,才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。这种教育制度,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。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许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有一个共同点:他们不仅学有专长,还具有使人感到意外的广阔的视野。这往往会成为他们的创造力的原动力之一。美国的大学本科阶段只进行“自由教育”,不进行“专业教育”。自由教育,指的是通过哲学、历史、文学、语言、自然科学、情报学的教育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,使他们不仅关心本国文化,还对异国文化产生强烈的好奇心。可以说,自由教育的出发点,就在于培养他们“自我发现”的能力。而在日本高中毕业生一进入大学,就必须马上决定自己所学的专业,在此之前,几乎没有“自我发现”的时间和精力,因而,大学毕业时才发现“角色分配不当”或“选错了职业”的人意外地多。

在回顾20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时,江崎先生认为,在20世纪,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全球性的技术革新浪潮,使先进国家的产业社会发展得更迅速了。这些国家的三种共同倾向是:一是更多的人敲开了大学之门,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;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,研究生院发展迅速;三是教育和研究的国际交流愈来愈频繁,出现了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倾向。在大学教育多样化的情况下,大学校长应当是什么样人呢?……是领袖?是官员?是斡旋人?是历史遗产的继承人?是面向未来的创造者?是某种权力的行使者?……他认为,大学校长应该是一位“问题家”,善于针对大学的校情,不断地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解决问题。为此,校长应当具备足够的勇气、不屈不挠的精神、十分的正义感、充分的慎重性、为人师表的品德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